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这种“流行”很了解。一位高贵的女美食家朱丽娅·柴尔德说:“我好像听说过这种事,但我从来没有吃过金子,我想我也不会去尝试的。我们怎么知道吃了黄金不会对我们的内脏有影响呢?没准会把肠胃刺破呢。我知道有好多年轻的厨师因为没有太大的名声,所以老是挖空心思地想一些怪招,就是希望能引起人们的注意,这些饭店的菜我是不去吃的。”
这些做“金菜”的饭店大多是在纽约,不过波士顿也有。最近在比巴的饭店里有一种用肉汤和干酪制成的意大利菜上就加了24K的金叶。据这家饭店的女老板利迪亚·沙尔说:“金叶极薄,也几乎没有重量,当你吃了金叶后决不会给你的肠胃造成影响,因而也不会对健康有害。”
谈到菜里加金时,沙尔显得振振有词,她说:“人富了心态就发生变化,这时我们就要做出奇特的菜肴来满足他们的这种显富心理。”其实把黄金用在食品上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,在传统的烹饪方法上就有这种先例。欧洲的面点厨师偶尔也用金叶装饰糕点,日本泡沫经济空前繁荣时也把金叶加进糕点里。
经过古典方法训练的厨师都知道这样一条原则,在给菜肴加色时一定别忘了同时要照顾到味,而加金叶正好违背了这一原则。据美国《国家饭店新闻》杂志的食品部副主编布莱特·索恩最近在纽约品尝了加入金片的甜点后说:“加金片毫无意义,真是没有来由,不会增加菜的味道,而且更不会增加营养。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让菜肴显得奢侈豪华而已。这与那些住一万平方英尺的住房的人是一样的心理,为的就是摆阔,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。”
在这个处处充满浮躁空气的年代,确实有种不顾现实的摆阔心理。事实上,美国大部分的家庭与1980年相比经济条件好不了哪里去,收入的增加几乎追不上物价上涨。
能吃得起“金菜”的毕竟是少数,而且这种行为是不犯法的,这是最让人担心的,它可能对社会时尚和社会心理都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。一些社会学家指出,菜中加金可能对人的身体健康不会有多大的影响,但是谁又能保证对人的心理健康没有影响呢?